炒肝是由開業于清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的“會仙居”發明的,1900年前后,他在原來售賣的“白湯雜碎”(俺沒見過這種小吃,已經被歷史洪流淘汰了,顧名思義,估計做法跟現存的羊雜碎湯相似,不過原料是豬下水)基礎上,去掉心和肺,并且勾了芡,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。1930年,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興居在會仙居對面開業,因為選料更精、采用味精、醬油等當時的新式調料代替原來的口蘑湯等,生意逐漸蓋過了會仙居,1956年兩店合并,就只剩下天興居的招牌了。
小吃名進了歇后語的似乎并不太多,炒肝就是其一,足見當時它的受歡迎程度。舊時有“會仙居的炒肝——沒早沒晚”、“豬八戒吃炒肝——自殘骨肉”的說法,原來會仙居的炒肝價廉物美,而且營業時間長,從早到晚不間斷,隨時去都能吃得滿意而歸;至于第二條歇后語就更不用解釋了,豬同志又一次體現了“渾身都是寶”的獻身精神,俺用實際行動表示了對他的支持和欽佩,說完了鹵煮說炒肝,各位看官也知道俺的飲食取向了吧。
“炒肝”是名實不符的典型例子,主料是豬大腸,肝不過是點綴而已,而且也沒有個炒的過程,完全是煮制而成。不過俺記得曾經有人撰文指出,這里的“炒”來自某滿語的音譯,實際意思就是煮,京城著名糕點鋪稻香村的“炒紅果”的炒也是同樣的意思。如今懂滿語的人已鳳毛麟角,俺不幸沒有成為這毛啊角啊的一員,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,暫引此說,請有識者為俺解惑吧。
炒肝的做法很簡單,將洗好的肥腸切段煮熟,出鍋前時加入肝片、味精、醬油、醋、水淀粉及蒜泥等,具有湯汁油亮、蒜香撲鼻、肥而不膩、稀而不澥的特點。因為蒜泥很細,故有“吃蒜不見蒜”之說。這是資料上的說法,俺的味覺告訴俺,實際上各炒肝店或多或少地都加了點糖,更加提味。此外各炒肝店共同的缺點是肝片普遍比較老,口感不夠好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,現在的炒肝都在鍋底下長期加溫以保持售賣時的溫度,肝自然就老了。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,一手托著碗底,轉著圈嘬,好處是腸、肝和芡汁分布均勻,雖然動靜兒挺大,但周圍人都這么干,您要是悄沒聲兒地悶頭吃,反倒顯得格格不入了。
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家俺覺得還算不錯的炒肝店,評價完全出自個人口味:
1,天興居。最老牌兒的炒肝店,特點是大腸的火侯掌握得恰到好處,碗還是那種最傳統的高樁小瓷碗。以前俺老去,因為是正宗名門,俺的要求比較高,用挑剔的眼光來看有兩點不足:首先是沒有大小碗之分,就一種規格,一碗兩塊;此外偶爾會發現肝片并不全是肝尖,白玉微瑕。地點在前門往南約300米,過“都一處”后,順路東的鮮魚口街向東約150米路北,店內墻上還貼著炒肝的介紹和天興居的由來
2,凱琳飯館。俺覺得比天興居的蒜味更濃些,口味偏咸,包子一般般。上文提到過,他那里的鹵煮也不錯。地址在虎坊橋路口西100米兩廣路路南,緊挨著湖廣會館飯莊
3,鼓樓腳下一飯館。對著鼓樓吃炒肝的感覺真的很好,要是碰上邁著方步、提籠架鳥的一位爺,準得迷惑一下是不是又回了咱大清帝國。有兩次周末早上去過,都排隊二十余人。芡汁挺鮮,可俺覺得實質性內容偏少,蒜味似乎還應該更濃些。大碗2.5元,小碗1.7元。飯館好象沒名字,但挺好找,地點在鼓樓東北墻外,鐘樓灣胡同的路牌正對著,門口有炒肝、鹵煮火燒的招牌,下回俺準備試試那里的鹵煮
4,安樂林炒肝趙。離俺家比較近,最近去得勤些,跟以上三家有明顯區別:芡汁顏色淺、整體口味淡;加了姜末;豬肝片比其它地方更大更醒目。雖然跟正宗的炒肝略有不同,但給的多,實惠,大腸在碗里的密度很大,口輕和加姜都恰好符合俺的要求。盛肝兒師傅的動作頗有些表演成分,大勺上下揮舞,盛肝兒的時候全身似乎沒有一處不使勁的。大碗兩塊,小碗一塊五。地點在南二環景泰橋(天壇南門)往南約500米,蒲黃榆路口奔西約400米,景泰路與安樂林路交叉口的東北角。
您要有什么覺著不錯的炒肝館,也跟俺們分享分享吧,讓咱們把吃炒肝的傳統發揚光大。早上起來往早點攤兒前一站,甭管有錢沒錢,見著師傅就說:“二兩包子一碗肝兒”,一口純正的北京腔兒,倍兒有面子。您說吃這得多少錢……怎么也得十塊吧……十塊?!那是仨人吃的,四塊錢封頂,您還別嫌便宜,您得分析這吃炒肝兒人的心理,好這口兒啊。所以咱們吃炒肝兒的原則就是:不求最貴,但求最香!